费秀旭 官方网站

http://feixiuxu.zxart.cn/

费秀旭

费秀旭

粉丝:30312

作品总数:14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费秀旭,号铁之,男,1953年12月生,汉族,曲阜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天津大学工学硕士,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幼随祖父宜卿先生习行、楷书,八十年代初随段玉鹏先生习篆、隶书,历五十余年渐有感悟。...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在潜移默化中完善精神人格和书法艺术——费秀旭书法艺术刍议


2015-04-16

 

费秀旭近照-(2).jpg

费秀旭

 

费秀旭,号铁之,硕士,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祖籍山东滕州,大明以降,世代书香,其祖父宜卿先生,乃邑内名儒,书成大家者。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费秀旭能够幼入书道,少年有成;以教立身,以文成名,书文相济,笔下传神,不言而喻,全凭乃祖言传身教,琢玉成器也。纵观费秀旭的书法作品,一股凌然大气扑面而来,一幅幅书法作品无不显得高端大气,内秀慧中,书风疏淡质朴,典雅大方,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久久地沉浸在书家所营造的独特世界里。

 

众所周知,道家思想与中国书法有着无法割舍相映成趣水乳交融的成因和外因。澄怀观道含道映物,这八个字极其丰富地用中国人特具的哲学思想,阐释出自古至今中国书法家的审美趋向,中国书法的独特审美价值,在于给人以精神世界上的启悟,发乎本原的灵性,怡人胸襟,滋养元气,陶冶情操,舒缓消解人的焦躁和浮滑之气,在潜移默化中能起到完善人格、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它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能放松疲惫的身心,由此产生的魅力在不断推移的岁月里经久不衰,日益彰显其人文光彩和蓬勃生命力。鉴古思今,探寻和关注中国书法的成因,对于复兴巩固中国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别具意义,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需要我们国人强化记忆,温故而知新。

 

费秀旭在书法追求之路上正是如此的精耕细作孜孜不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瀑布之下,必有深潭。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他三十余载的诲人不倦的从教生涯。从他的人生履历不难看到,费秀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相继被济宁教师进修学院,济宁医学院等高校聘为《文学概论》、《美学》、《创新学》以及书法等诸多学科的兼职教授。这一阶段,费秀旭脑海里不只是书法线条的律动和对秦砖汉瓦的追思,而且因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将西方哲学大师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徳、厨川白村;罗丹、苏珊·朗格、贡布里希和中国儒、法、道、释等多种理念实行东西合并的拿来主义,有机地移植嫁接到书法艺术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来,这的确实现了事半功倍工夫在诗外的效果和妙境,真正收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苏轼《渔父词》.jpg

苏轼《渔父词》

 

众所周知,没有理论的实践为盲目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也一定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费秀旭深深地明白学识修养之于书法艺术的重要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静下心来,对各种书法理论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反刍,使书法作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浑然天成。1990年其专著《在职教育学艺术论》一经问世,便被中国农业银行确定为全国师职培训的选用教材,费秀旭亦被作为本学科的任课教师。其间相继于大连、上海、武汉、长春等地或授课讲学或学术交流。而后,九十年代中期又被委任为全国农行、信用社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专家组成员之一。这一阶段费秀旭在工作之余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但得以饱览了名山大川,在大自然的催化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和放逐。同时他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采风,一路学习,充分领略感受祖国各地浓厚的人文地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博采众家之长,增加自己的书法学养和认识,真正做到引而不发箭在弦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费秀旭近几十年间,在此基础之上,潜心于书法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其学术论文《草书幻觉之动因》、《不由灵台必乏神气——行草书传神之本源》、《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简论苏轼书学观》、《苏轼以淡论书的考证与解读》等论文相继被《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等书法主流媒体所登载。其《学养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至——中国古代文人书画篆刻之解读》一文,入选西冷印社2013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上述论文每篇都在万字以上,洋洋洒洒,气势磅礴,且观点独到,史料详实,行文清新流畅,得到了书法界的高度认同和首肯,可谓墙内开花墙内香。费秀旭自撰《临海记述》作品一幅,文中有云:“……古树、幽兰,散石、清泉;饮罢小憩松下坐,清风无羁不羡仙。放眼海天共一色,腹内空空心自闲;潮起潮落亘古有,会当大量纳百川。路无尽头,海有彼岸。此文应是费秀旭当下审美境界的真实写照和精神升华,也是天道酬勤在他身上最好最有力的明证。

 

参古出新.jpg

费秀旭 《参古出新》

 

老子曾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明志修道,往往借助于山川大地以求悟得宇宙自然的本质。因而历代学道哲人多是长期游历和卧居于山水之间,启发灵性,从中获取宇宙精神体验,真山真水的物理效应,对于精神和情感发现有非同一般的功效。中国历代伟大的哲学家特别是道家学者,都与自然山水有着不解之缘。而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论,则是从儒家的角度对道家之说的另样发挥,异曲同工,这八个字之中含有规诫之意。中国美学中由人复天艺与道合的思想主旨意为艺术家要在作品里把握住天地之境界。倡导人通过创作在艺术境界中实现自身价值;即内心将宇宙的生命之美与其形上本体的圆通和回归。这种内涵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生命意识密切相连、互为推进。

 

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艺术的继承,往往不是肯定的结果,而是否定的结果。因为只有否定了它才能继承它;没有否定便只能是临摹和仿效,这不是对前人的继承,而是对前人创造力的背叛。对旧的艺术进行批评不是否定的结果,而是肯定的结果。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能够清醒地做到对前人成就的肯定时,艺术之作才能超越和进步,才会对前人产生否定的信心和勇气。艺术最终是以形象的方式体现本体之道,道法自然,即自然乃是艺术之美的准则。归真返璞大朴不雕,方能进入道境。唐代张彦远论画时曾说: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由此可见做画做人达到自然之境即为回归于宇宙的本体。

 

作画如此,书法亦然。纵观费秀旭的书法艺术之路和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可以说都是继承批判发扬传承思考创新的结果和结晶。费秀旭有着几十年的书法追求之路和精神求索生涯,并且还在矢志不移志存高远地努力着,我们期待着他用如彖大笔,由书法艺术精神世界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